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666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“陛下对于倭奴国使者没有任何好脸色,并且将其直接扣押。与此同时陛下还让郑和东征岛国,此事已经传遍大街小巷,你说我为何会知道。”
安琳儿白了方明一眼,她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说出。
“原来如此,你也不用在乎这么多,陛下这么做定然有其这么做的理由。”
其他人无法理解朱棣,方明却了解。
他知道朱棣必然是知道一些关于倭奴国的不好事情。
这些天倭奴国的使者一直在京都不走,并且到处拉拢其他人,这才让朱棣对其有了出兵的借口。
至于北庭那里,有于谦,自己副将,还有大军驻扎,加上神机营的一万五千将士和李成林在,方明对北庭自然不担心。
方明盯着不远处,他想着自己反正在京都闲来无事,等到天一亮准备对安琳儿说出这话。
天色朦胧,方明惊觉时候已经不早,他返回自己房间休息。
京都一连几日,因为倭奴国使者的事情,牵连到很多人。
还在大明没有离开的各国使者,他们有的人觉得朱棣太过,有的人觉得朱棣这么做必然有道理。
倭奴国的使者被关押在京都的大牢里面,并且有朱瞻基派人看守。
朱瞻基对于朱棣的安排十分不解,从他跟着朱棣到现在,朱棣让其做的事情,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,至少在他看来事情是这样没错。
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知道了郑和出征的事情,他们两人相互抱怨。
汉王府,朱高燧对朱高煦说。
“二哥,我是真的觉得你比郑和要厉害的多,你都主动对父皇请命,父皇却对你置之不理,我都觉得父皇这次所做出的事情实在太多。”
朱高燧一直都站在朱高煦这里,他一直都认为只有军权和实力的人,才能够成为大明的君主。
“老爷子他所想的就是物尽其用,人尽其能。或许我下海真的不如郑和。只是一个小小的倭奴国,在我看来根本就不需要劳师动众。”
朱高煦想到倭奴国的使者就很是愤怒,他继续对朱高煦抱怨。
“老三,实不相瞒,这倭奴国在我看来根本不足为惧,现在是老爷子将倭奴国使者关押,换作是我,都要对他们倭奴国攻打,定然要将这使者直接击杀。”
“没错,这使者要是给他们倭奴国的人传信,这会对我们大明更加不利。”
朱高燧和朱高煦两人就跟难兄难弟一样。
朱高燧也是在朝堂上见到朱高煦如此样子,这才没有想着对朱棣请命出征,对他来说朱棣已经拒绝自己二哥,自己再去说出同样的话,得到的结果必然也相同。
对于汉王府内发生的一切,朱棣自然全部清楚。
朱棣听到自己锦衣卫回报汉王府内的消息后,表现出十分不耐烦的样子。
“又是这样,老二和老三他们最近对朕的评价真是越来越频繁。他们两人根本就不明白朕的用心,还是老大更好一些。”
朱棣并未太在乎这事情,他表现出十分随意的样子,因为只要有他在,汉王和赵王就掀不起来风浪。
倭奴国使者在大牢一直都在想着离开这里,他知道自己被关押在这里迟早要被击杀,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离开这里。
他想尽浑身解数,大牢中都没有将领理会他,就在他觉得自己必然会死在眼前地方的时候,有一人来到其眼前。
一身黑衣斗篷的男子出现,此人并未让倭奴国使者见到其真正面貌,只是来到倭奴国使者被关押的地方,对其说道。
“我会放你离开这里,赶紧返回你的倭奴国。记住,不要轻易招惹大明,更不要表现出自己的野心,否则你们整个倭奴国都会被大明彻底消灭。”
男子语气十分冰冷,倭奴国使者可以听出此人可以压着声音,就是不希望别人知道他是谁。
倭奴国使者闻言,立刻点头答应。
“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,现在自己要做的事情,就是赶紧逃离这里。对于恩人的话,我自然铭记。”
倭奴国使者说出这话转身离开。
等到倭奴国使者离开之后,此人露出自己本来面貌,他想到先前发生的一切,还是觉得应该尽早处理这些隐患。
男子露出自己本来面目,这人正是朱瞻基。
朱瞻基是听从朱棣命令将这倭奴国的使者放走,其目的自然不是真正让其逃走。
在京都定然还有倭奴国的其他人,朱棣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人全部抓住,一网打尽。
朱瞻基身旁立刻出现锦衣卫,他因为收到的朱棣命令,所以朱瞻基有朱棣所赐给的腰牌,自然可以调动锦衣卫来辅佐自己,抓住倭奴国使者的同党。
倭奴国使者感觉自己死里逃生,本来他打算直接离开大明京都,但是想到自己还有一些事情处理,就是跟自己其他同伙汇合。
他担心自己被人发现,被关押几天的他刻意观察周围,确定周围没有人之后,也就松了一口气。
倭奴国来到京都的一个不起眼酒楼,他上去之后就进入到包房。
朱瞻基身旁出现锦衣卫。
“你们确实查清楚这酒楼包房有人,亲眼看见倭奴国的使者也进入其中?”
“回禀太孙,事情的确如此。”锦衣卫回答。
朱瞻基立刻下令,让自己身旁锦衣卫带着手下离开,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暂时稳住这些,一切的一切等到将他们一网打尽再说。
倭奴国使者知道自己要是不找到接见他的同伙,这些人迟早会去京都大牢。
可当他刚刚进入到这里,锦衣卫就出现。
朱瞻基紧接着出现在众人眼前。
“将这些家伙全部拿下,交给廷部处理。”
朱瞻基对锦衣卫下达此命令后,前去找朱棣复命。
朱棣御书房,朱瞻基来到这里,对朱棣开口。
“爷爷,我已经将倭奴国的使者再次抓住,并且这次抓获他们在我大明京都的三十二个同伙。”
“这一切都在朕的预料之中,倭奴国的人野心勃勃,所以来到我大明国土上的人定然会有很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