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666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四月的羊城,清晨的阳光带着初夏的燥热,透过省公安厅办公楼的玻璃窗,在沈青云的办公桌上投下斜长的光斑。
窗台上的白玉兰开得正盛,花瓣上还沾着晨露,却没驱散办公室里凝重的气氛。
沈青云手里捏着李成阳案的现场照片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照片边缘,照片上那道暗红色的爬行痕迹,像一条狰狞的伤疤,烙在他心里。
“咚咚咚……”
敲门声打断了沈青云的思绪,门外传来黄向阳急促的脚步声,比平时早了将近半小时。
沈青云抬头,刚说了声“进来”,黄向阳就推门而入,手里攥着厚厚的一叠调查材料,额前的碎发沾着细汗,警服的领口也解开了一颗扣子,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。
“省长,李成阳的社会关系查完了,没发现可疑情况。”
黄向阳把材料放在桌上,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:“羊城市局刑侦支队查了他近三年的交往记录,从混混圈子到网吧老板,甚至连给他放贷的高利贷都问了,都说李成阳虽然爱惹事,但没到结仇致死的地步。有几个跟他打过架的,案发当晚要么在赌场看场子,要么在家陪老婆,都有不在场证明。”
沈青云放下照片,拿起材料翻了起来。
第一页是李成阳的基本信息:二十岁,高中辍学,三年前随父母从羊城郊区的李家庄搬到市区,无业,长期混迹于网吧、台球厅,有两次治安处罚记录。
一次是打架斗殴,一次是盗窃电动车。
后面附着他的社交圈图谱,用红线标注的“关联人员”有十几个,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详细的询问笔录,密密麻麻的字迹里,全是“不熟”、“没深仇”、“当晚没见”的表述。
“查得很细?”
沈青云翻到最后一页,看到王天磊的签名,日期是昨天深夜两点:“连他三年前刚搬来市区时认识的人都查了?”
“都查了。”
黄向阳点点头,拉开椅子坐下,拿起沈青云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:“王天磊带队查了整整两天,连李成阳常去的网吧保洁阿姨都问了,没发现有人跟他有深仇大恨。最可疑的一个,是上个月被李成阳抢了两百块的小混混,可那小子案发当晚在邻市的亲戚家,有监控和人证,排除嫌疑了。”
沈青云的手指在材料上轻轻敲击,目光落在“三年前从李家庄搬来”这句话上,眉头微微皱起。
他想起之前王天磊汇报的时候,只字未提李成阳在农村的生活,当时他就觉得不对劲,现在看来,这个疏漏可能就是关键。
“老黄,李成阳十六岁之前在李家庄的生活,你们查了吗?”
沈青云直接开口问道。
黄向阳愣了一下,随即摇摇头:“没查,他那时候才十几岁,还是个初中生,能有什么仇?而且拆迁都三年了,老邻居早就散了,就算有矛盾,也不至于现在才杀人吧?”
“仇恨这东西,不是时间能磨掉的。”
沈青云把材料翻到第一页,用红笔在“李家庄拆迁”下面画了一道横线,这才说道:“你想想,拆迁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的,宅基地纠纷、补偿款分配、强拆冲突,这些事能记一辈子。李成阳家当年拆迁,就没跟邻居闹过矛盾?”
黄向阳的眼神渐渐变了,他想起王天磊汇报时提过一句“李成阳家拆迁拿了不少钱”,当时没在意,现在想来,这笔钱背后可能藏着问题。
“您是说,凶手可能是李家庄的老邻居,因为当年拆迁的事报复?”
黄向阳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“不排除这种可能。”
沈青云站起身,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训练场上整齐列队的民警,缓缓说道:“李成阳在市区的仇人,都是些小打小闹的混混,犯不着用这么残忍的方式杀人,肠子拖出来,太阳穴补刀,这不是混混斗殴,是积压了很久的恨。你让王天磊立刻去查李家庄的拆迁档案,特别是跟李成阳家有过冲突的邻居,一个都不能漏。”
黄向阳立刻站起身,拿起材料就往门外走:“我现在就给王天磊打电话,让他亲自去李家庄,找不到人就查户籍,一定要把当年的矛盾查清楚!”
“等等。”
沈青云叫住他,语气严肃的说道:“告诉王天磊,别惊动太多人,特别是李成阳的父母,现在还不确定凶手是谁,别打草惊蛇。另外,找村委会要当年的拆迁补偿名单和调解记录,这些东西比问人更靠谱。”
“明白!”
黄向阳点点头,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办公室,走廊里的脚步声越来越远,很快消失在楼梯口。
………………
沈青云重新坐回办公桌前,拿起李成阳的现场照片。
照片上,巷子里的水泥地泛着冷光,那道暗红色的痕迹从巷口延伸到墙角,像一条凝固的血河。
他想起法医的鉴定报告,这种先捅伤、再补刀的手法,要么是仇杀,要么是怕死者没死透,如果是拆迁旧怨,那前者的可能性更大。
他拿起手机,拨通了刘福荣的电话:“福荣,你去档案室调一下李家庄三年前的拆迁档案,特别是李成阳家的,包括补偿协议、邻居投诉记录,还有当时的拆迁办工作人员名单,半小时后给我送过来。”
“好的省长,我马上就去。”
刘福荣的声音很快传来。
挂了电话,沈青云靠在椅背上,闭上眼睛。
他想起自己在滨州工作时遇到的一起案子:一个老人因为拆迁时被邻居占了宅基地,隐忍五年后,趁邻居儿子结婚时行凶,最终被判死刑。
那起案子里,老人的眼神和现在这起案子里的凶手很像,都是被积压的仇恨逼到绝境,一旦爆发,就带着毁天灭地的狠劲。
半小时后,刘福荣抱着一摞档案走进办公室,额头上满是汗:“省长,李家庄的拆迁档案找到了,这是李成阳家的补偿协议,还有当时的调解记录,有三起跟邻居的冲突,其中一起闹得特别大。”
沈青云接过档案,首先翻开补偿协议:李成阳家当时有一栋两层小楼,宅基地面积二百平米,拆迁补偿款一千两百万,还分了两套安置房。
这个补偿标准在三年前的郊区,算是很高的了。
他再翻调解记录,翻到第三页时,却停住了。
就在拆迁之前,李成阳的父亲李虎与邻居王建民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冲突,李虎动手殴打王建民,导致王建民妻子张桂兰情绪激动,当天晚上上吊自杀。第二年六月份,王建民的女儿王文文在村头的河里投水自尽,警方认定为自杀,王建民随后带着十四岁的儿子王武离开李家庄,户籍也迁走了,去向不明。
“王建民……”
沈青云低声念着这个名字,手指在调解记录上划过张桂兰和王文文的名字,心里突然一沉。妻子和女儿接连自杀,王建民肯定把这笔账算在了李虎父子头上,现在李成阳被杀,王建民父子的嫌疑最大。
他立刻拿起电话,拨通黄向阳的号码:“老黄,查没查到一个叫王建民的人?李家庄的,三年前跟李虎闹过拆迁冲突,妻子和女儿都死了,后来带着儿子走了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随即传来黄向阳沉稳的声音:“查到了,王天磊刚从村委会问到,王建民当年确实跟李虎打得很凶,张桂兰自杀后,王建民还去李家闹过,被派出所带走了。他儿子王武那时候才十四岁,据说跟王文文关系特别好,姐姐死后,那孩子好几天没说话。王天磊正查王建民的下落,还没消息。”
“不用查了,他肯定回羊城了。”
沈青云的语气坚定,直接说道:“李成阳是在市区的巷子里被杀的,王建民能找到他,说明一直在暗中盯着李家。你让王天磊立刻调取市区所有废品站、工地的监控。王建民带着儿子,没固定工作,很可能在这些地方落脚。另外,查李虎家附近的监控,看看案发前后有没有陌生男子出现。”
“明白,我现在就通知王天磊。”
黄向阳的声音里带着兴奋,显然也意识到这是关键线索。
挂了电话,沈青云看着调解记录上王建民的照片,照片上的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,眼神里满是疲惫和愤怒,嘴角紧抿着,透着一股狠劲。他又翻到王武的照片,那是一张初中学生证上的照片,男孩瘦瘦的,眼神怯生生的,却能看到眼底藏着的倔强。
三年时间,一个十四岁的男孩会长成十七岁的少年,那份失去姐姐和母亲的痛苦,会不会变成杀人的动力?
沈青云不敢想,却知道必须尽快找到王建民父子,不管是凶手还是证人,他们都掌握着案件的关键。
多年以来的刑侦经验告诉他,这对父子的身上,一定隐藏着某些自己不知道的秘密,说不定就是整个案子真正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