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666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第896章过界警告
赵孝骞设立监察府,是用皇权直接给群臣施压。
不可否认的是,事实上至今仍有许多官员没把监察府当回事。
表面上这是一个监察天下官员的机构,按理说威力应该很大,可实际上,类似的职权以前是属于御史台的。
可从大宋立国开始,御史台监察官员的结果如何?
「刑不上士大夫」,大宋立国至今,没人能打破这条铁律。
御史台不是失职,事实上它确实监察百官,还监察皇帝。
但御史台的摊子没铺那麽大,以往大宋的皇帝也没人有这个魄力,下定决心整肃吏治,于是所谓的「监察百官」,最后变成了一本你来我往的人情帐。
而御史台最大的问题是,它隶属于政事堂,这一点很重要。
隶属于别的部门,就意味着它无法做到司法独立,最后往往会沦为朝堂党争,对付政敌的武器。
如今新设立的监察府,跟以往的御史台有何不同?
唯一的不同,大约是换了个名字吧。
这大概是天下所有官员对监察府的印象,傲慢,不屑,赌你枪里没有子弹。
与此同时,全天下的官员也在静静地观察,等着监察府能够给官家,给朝堂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。
今日,监察府终于交上答卷了。
陈州官场被一锅端,上到知州,下到差役,中间的通判,推官,知县,一个不少全拿下。
一州之地,行政机构几乎已陷入完全瘫痪,官员全被抓了,没人干活了。
这个答卷,先不论对错,只能说,监察府给了天下官员一个极大的震撼,无异于在人群中引爆了一颗核弹。
监察府将陈州官员尽数押解回京的消息,短短半个时辰已传遍了汴京朝堂。
朝臣们震惊然,不敢置信。
有的人则跳脚破口大骂,骂监察府,骂韩忠彦,骂皇城司。
政事堂内则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,章脸色铁青,靠在椅背后,浑身止不住地微微发颤。
监察府抓了陈州多少官员,他并不在意,此刻章惊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。
监察权从政事堂独立出来,分离得太彻底了。
从监察府和皇城司官员出京,到押解陈州官员回京,这其中的办案过程,拿问犯官的名单,挖掘案情的深度等等,一应事务全都绕开了政事堂,一点风声都没透露。
这才是章惊感到心烦意乱的,同时章也是第一次深刻感受到,如今大宋已建立了新的秩序和格局,「两府三司」到「三府三司」,原来新秩序的变化如此之大。
坐在政事堂内,章派人去请甄庆。
半个时辰后,甄庆匆匆赶到,进了政事堂便一脸谦逊地朝堂内诸位相公行礼。
章惊坐在上首,表情复杂地看着笑眯眯的甄庆。
政事堂与皇城司,几乎很少有交集。
一般情况下,政事堂是不愿与皇城司打交道的。
不仅是皇城司的名声不好,朝野皆称其为「鹰犬」,更重要的是,以政事堂为代表的文官集团,向来是看不起皇城司这些空有武力,却没有气节的武夫的。
此刻甄庆笑眯眯地站在章面前,章却很清楚。
今时不同往日,皇城司已不仅仅是皇帝鹰犬了。
监察府设立后,皇城司还多了两个职权,一是配合监察府侦缉拿问犯事的官员,二是监察监察府。
听起来有点绕,简单的说,监察府决定天下官员的命运,但监察府也不是一手遮天的,它的上头还有皇城司盯着它。
而皇城司,直属于皇帝。
监察府官员若是监守自盗,与朝堂和地方官员勾结一气,那麽很不幸,监察府官员便该落到皇城司手里了。
这就是官家将监察权独立出来后的新气象。
每一个机构都不可能做到一手遮天,它们都有人监察,哪怕是专门监察别人的部门,同时也被监察着。
那麽谁来监察皇城司呢?
一是皇帝亲自监察,二是皇城司内还分为明暗两个部门,明面的部门是甄庆负责,暗面的部门由赵歙负责,暗面通常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,平日里仿佛隐身透明一般,没人能察觉到他们的存在。
可是,他们存在。
而暗面的部门除了帮皇帝解决棘手的麻烦事外,还有一个隐形的职权,那就是监察明面上的皇城司人员。
一环扣一环,这是赵孝骞为自己,也为子孙后代打下的治国基础。
这还只是赵孝骞登基后初步做出的改变,假以时日,监察府和皇城司还将继续细分职权,比如监察文官的同时,军队也要受监察。
此刻甄庆站在章面前,脸上的表情很谦逊,面对当朝宰相没有半点紧张,对政事堂内其他几位宰相的怒哼和白眼,甄庆也当作视而不见,笑容依旧很灿烂。
「不知章相公召下官前来有何事?下官恭聆章相公训斥。」甄庆笑眯眯地道。
章惊授须,面无表情道:「听说皇城司拿下了陈州所有的官员,可有此事?」
甄庆点头,很痛快地道:「有,陈州官员全部被皇城司拿下了,而且押解进京后并未送入大理寺,而是直接进了冰井务。」
章惊眼皮一跳。
冰井务是个什麽地方,朝堂上谁人不知?这些官员进了冰井务,还能活着出来?
章惊皱眉,本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他,此刻也禁不住带了几分怒。
「甄勾当此举,不觉得太过分了吗?一州之地,所有官员被拿问,大宋立国以来绝无先例,老夫希望甄勾当给我一个解释。」
甄庆笑容依然谦逊,但语气却不知不觉有了些许变化。
「呢,章相公有吩咐,下官原本不敢不从,但您这吩咐有点过界了,请恕下官无法给您任何解释。」
章惊怒了:「老夫是当朝宰相,天下官员任免皆须经政事堂,难道老夫还过问不得?」
甄庆微笑,但表情坚定地摇头:「监察府与皇城司拿人,是已掌握了切实的证据,章相公恕罪,政事堂和宰相还真过问不得。」
章惊大怒,拍案而起:「大胆!」
宰相勃然大怒,但甄庆却一点也不害怕,反而哈哈笑了两声,道:「章相公息怒,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。」
「官家新设监察府的那天起,章相公就应该清楚,官家已给天下人定下了新规矩,咱们做臣子的,只能遵守规矩,可不敢坏了规矩呀。」
章惊脸色铁青,却张了张嘴,不知如何应对。
甄庆的语气很柔和,看似是给章解释,实则暗含警告,警告章和政事堂不要过界。
监察权已从政事堂独立出来了,任何人都不得干预监察府的任何行动,
请章相公划重点,要考的。
说得更直白一点,今日章惊请甄庆来政事堂,询问陈州官员被拿一事,这个举动已经过界了。
翻译翻译,什麽特麽的,叫特麽的「新秩序」!
政事堂内一片寂静,除了章,其馀几位宰相的脸色都很难看,然而甄庆刚才的那句话,所有人都听进去了,话里的警告意味,他们也都懂了。
不要过界!
如今的官家可没那麽宽容大量,不久前两百馀朝臣跪宫门的事,官家为此兴师动众,连政事堂都被牵扯进来,罢免了两名副宰相。
现在,章惊和几位宰相若又敢捞过界,后果良久,章的语气缓和下来,叹道:「老夫刚才有点激动了,甄勾当莫怪。」
「不过政事堂终究还掌握着天下官员的任免权,一州之地的官员尽数被拿问,老夫作为宰相,
总要过问一句的,并不算过界。」
「这些官员在定罪之前,他们仍是我大宋的官员,仍应受政事堂管辖,甄勾当,老夫这麽说,
你能接受吗?」
甄庆笑吟吟地道:「能接受,既然章相公这麽说了,下官便再给您交一句实话—」
「监察府和皇城司不会无缘无故拿问官员,何况是整个州城的官员全部被拿下,既然我们敢动手,就说明我们掌握了实际的证据。」
「章相公想要解释,想要知道那些犯官会被如何处置,不妨稍待两日,监察府会拿出公文,示阅整个朝堂。」
「而政事堂要做的,便是马上挑选新的官员,补上陈州官场的缺位,让陈州州衙重新运作起来。」
看着章的表情,甄庆笑道:「章相公,下官如此解释,不知相公可满意?若还有不满或不解之处,下官位卑言轻,既做不了主,也担不起责,您老不妨亲自去问官家如何?」
章惊叹了口气,脸色灰败道:「老夫明白了。」
甄庆也不问他到底明白了什麽,今日自己该说的话都说到了,若政事堂的宰相们还是不甘心,
不满意·没关系,冰冷无情的皇权会教他们做人的。
「章相公若无吩咐,那麽,下官—告退了?」甄庆小心地道。
章悼没理他,态度很冷漠。
甄庆笑了笑,完全不在乎他的态度。
朝章和堂内的相公们行了一礼,甄庆正要退出政事堂,突然不知想起了什麽,转身道:「章相公,下官倒是还有一问」
「你说。」章惊冷冷地道。
「拿问陈州官员一事,其实是监察府主导,皇城司只负责动手,这件事按说章相公应该问监察府才对,为何召下官来询问?」
章惊冷哼道:「韩忠彦,吕惠卿,李清臣——自监察权独立出来后,这三头老匹夫根本懒得搭理我,满意了吧?」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