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历史军事> 帝国枭色> 第74章 一石三鸟

第74章 一石三鸟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666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     朱雀大道与明玉大道交汇的十字路口。
    刘轩将写着商贸司三个烫金大字的匾额挂在一间三层店铺上。
    这个店铺曾是前任景阳知府秦庆云的家产。
    自被查封后便一直闲置,今日刘轩揭了封条,启用此处。
    虽说他是工业司的主事,但因商贸司暂时无人,依照刘钧的意思,在没有选拔出合格的人选之前,他暂时兼任。
    对此,他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。
    短短的时间内,先是他父亲任景阳知府,接着又是他胜任一司主官。
    刘钧给了他们家太过的恩宠。
    得知他当了官之后,他的父亲刘让连夜去王府叩谢,回来后,高兴地喝了一坛子酒。
    大醉中告诫他,终其一生不得辜负王府的恩赐。
    他不爱说话,但内心却是敏感的,即便他的父亲不说,他也会这么做。
    因为他感受的出来,刘钧是真的信任他。
    “再往中间来一点,对。”
    认真校对了匾额,刘轩对身边的差役道:“你速去通知商人前来商贸司,说殿下会在这里同他们商洽贸易事宜。”
    差役应了声是,转身离去。
    刘轩又端详了一会儿匾额,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红色官服。
    昨天晚上,李然便派人将一套官服给他送来了。
    今日又派了六个差役供他驱使,现在他倒是真的有几分官员的模样。
    嘴角扬起一抹笑意,他在心里对刘钧又是一番感念。
    “你去一趟纺纱坊,拉一车纱线过来,这么多商人过来,正可以让他们品评一下,说不定还能卖出去些。”刘轩又对另外一个差役道。
    说罢,他进了商贸司,又让剩下的差役整理了下屋子,备了些茶水。
    一个时辰后。
    得到消息的商贾驾着马车先后抵达。
    姜季同先带着一部分侍卫抵达,他们一一检查商贾,防止他们携带利刃,图谋不轨。
    随后,刘钧在侍卫的护卫下来到商贸司中。
    “参见靖王殿下。”
    见到刘钧,坐在小板凳上的商贾纷纷起身。
    此次跋山涉水前来景州,他们就怕空手而回,因此担忧了数日。
    刘钧让众人坐下,赞赏了看了眼刘轩。
    这小子脑子转的很快,提前将纱线送来了,倒是省的他提醒了。
    “诸位前来的用意本王已经知晓,不过在这之前,诸位不妨先看看景州的棉纱?”刘钧说道。
    刘轩会意,立刻叫差役将棉纱取出,一一分发到商贾的手中。
    “咦,这棉纱真好。”一个商人拿到棉纱,惊呼一声。
    他麾下的生意很多,其中也有棉纱。
    卖了这么多年的棉纱,他还是头一次见到粗细均匀的棉纱。
    和他一样,不少懂行的商人也纷纷点头。
    “好纱。”一个商人问道:“殿下,若是王府肯出售胭脂,这棉纱在下也一并要了,只是不知这棉纱多少钱一锭。”
    “两钱五一锭。”刘钧笑眯眯地说道。
    他昨日便打着注意趁机推销棉纱。
    按照刘轩说的,纺纱坊的棉纱已经堆积成山了。
    “两钱五一锭?”商人们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。
    景州的棉纱基本上三钱一锭,这还是普通的棉纱。
    这上好的棉纱居然只卖两钱五一锭。
    “你们没有听错,就是这个价。”刘钧笑盈盈的。
    因为珍妮式纺纱机同时能够纺八十个棉纱,所以相同的人力成本下,他们的效率是八十倍。
    一锭棉纱的成本自然是下来了。
    而他采取这个价格还有另外一层目的,那便是低价抢市场。
    在当代,对商家最重要的便是市场占有率,放在古代也同样适用。
    如果整个大荣朝都用景州的棉纱,利薄多销下,利润同样惊人。
    而这样一来,他便可以扩大纺纱坊,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,为百姓提供赚钱的机会。
    “两钱五,当真?”又一个商人惊呼道,“在下愿意现在就和王府签署契约,今后景州的棉纱产多少,在下就要多少。”
    “你想得美,凭什么都给你……”其他商贾不乐意了,一个个指着那个商人骂。
    见屋里喧闹嘈杂起来,刘轩拍了拍桌子,“肃静,肃静。”
    “诸位不要着急,这种棉纱要多少有多少?”刘钧说道,“其实今日本王过来不是为了卖胭脂和棉纱,而是要告诉诸位今后一应贸易直接来商贸司即可。”
    “这商贸司是做什么的?”来时,商人们也看到匾额了,但不解其意。
    刘钧来这最大的目的是为商贸司正名,他道:“商贸司直属王府管辖,主事乃是六品官员,契约上盖了商贸司的印,便等同于盖了王府的印,今后王府出的货物俱都通过商贸司出售。”
    “这便等于是官府了。”商人们窃窃私语,交谈后算是安心了。
    清了清嗓子,刘钧喝了口刘轩递过来的茶水。
    “还有一点,本王建议诸位在景州留下个人,以便及时将景州新出货物的信息传回去,如此你们便不会错过发财的机会了,比如这棉纱,你们不来,岂会知道?”
    “王府还有何新书的货物?”有商人听出了其中的关键信息。
    刘钧微笑点头,“这些货物可一点不比胭脂差。”
    他让商人留下的目的很简单。
    古代交通十分不方便,信息的传递可谓是龟速。
    就拿胭脂来说,从造出来到试用,到传播到其他州用了很长的时间。
    即便如此,现在还有距离远的州不知道。
    所以他想让这些商人和马锡,西秦等国的商贾一样,直接派人常驻景州。
    这样王府可以及时召他们前来展示新的货物,省的浪费大量的时间。
    而他们也能够第一手拿到货物。
    于此同时,一个城池的繁荣靠的就是外来人口。
    商贾的涌入必然会促进景州的消费,促进景州繁荣。
    如此一石三鸟之事,何乐而不为。
    “这的确要好好考虑。”有人开始踌躇。
    他们都极为精明。
    心知赚第一手的重要,在这点上,他们自然不甘落于人后,一个个的盘算起来。
    对他们来说,若是王府真的再能出几个新奇的货物,他们倒真要留人在这里。
    不过他们也不敢全然相信,因为毕竟要耗费钱财。
    所以,一些商贾暗自决定先让下人带着货物回去,自己在景阳城待一段日子瞧瞧。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猜你喜欢: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九龙神帝 南知意帝释景 苏宇林盼曦 太古吞天诀 逼我重生是吧 官场: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国家送媳妇?来一打,都收了 朕真的不务正业 官运: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亡国当天,公主搬空全京城 家侄崇祯,打造大明日不落 赶海: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蛇骨阴香 魔门败类 搞化学的不能惹 嘿,妖道 魔戒:中土领主 怪谈异闻
验证码: 提交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