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恐怖灵异> 晚明风华> 第218章 乌梁素海之战!

第218章 乌梁素海之战!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666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     第218章乌梁素海之战!
    「鸣呜鸣一一咚咚咚!」
    苍凉的号角声和隆隆战鼓声敲响,主帅高车上的否黄令旗往前一指,戚继光终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。
    号角战鼓声中,各军各级将领的令旗也全部挥舞,顿时战旗高举。
    数万明军发出了一阵令天地惊悸的呐喊,犹如一头巨大的怪兽,动了!
    脚步声丶甲衣声丶车轮声丶呐喊声丶脚步声-混合在一起,海啸一般响起。
    地动山摇!
    三千车营排成一线向前,犹如一度移动的城墙,缓缓向着蒙古大军压来。
    「轰隆隆一!」
    但见各种战车上,火炮丶火丶火箭等火器呼啸而出,硝烟弥漫,日月无光最前面的蒙古骑兵,顿时人仰马翻,惨叫声此起彼伏。博硕克图只能下令退后,扔下几十具人马的户体,重新整队。
    蒙古将领皆色变。因为他们还没有见识过如今密集的火器发射。
    如今,明军两边一边是黄河一边是乌梁素海,前面是城墙一样发射火器的车营,两侧还有骑兵护卫,他们怎麽进攻?
    正面冲击肯定不行,总不能从湖中和河中迁回攻击吧?他们只有骑兵,没有水师。
    除了退却,别无他法。
    本就因为瓦刺南下杭爱山而军心浮动的蒙古骑兵,在这种退却之下,士气更是低落不少。
    于是战场之上,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:四方明军不紧不慢的沿着黄河北岸,
    望西进逼。
    一万几千蒙古骑兵,却是勒马调头,缓缓退却。
    蒙古骑兵仍然是当年世界的一流骑兵,即便被逼的步步退却,军心也受到瓦刺南下丶援兵不来的影响,却仍是有条不紊。
    他们一人三马,军中还在吹奏马头琴和胡。
    蒙古军队在军中奏乐,当然不是为了耳福,而是提振士气。蒙古人喜欢闻乐而舞,就算骑在马上,听到马头琴和胡的声音,也会兴致雀跃。
    眼见蒙古骑兵拉开了安全距离,悠扬苍凉的胡筋声远去,戚继光立刻挥旗,
    下令停止火器射击,节省弹药。
    明军车丶骑丶步配合前进,简直无懈可击。
    一万五千骑兵,分为五队,在李如松丶马林丶陈琳丶李如柏等人的统带下,
    三队在后,两队在两翼,保持半里的距离。
    再后面,是三千最擅长肉搏的白杆兵,在秦良玉的率领下,跟在骑兵之后,
    人人散放着狂野瓢悍的战意。
    再后面,是中军所在的戚家军。这是戚继光精心训练的又一只戚家军,兵源都是河北矿工。
    再中间是戚继光的两千重甲家兵,其中五百重骑兵。也是宁采薇帮着戚继光,细酒肥羊丶好粮厚喂养出来的。
    再中间,是朱寅的三百多家兵家将。
    最中间才是兰察丶毛文龙丶丁红缨护卫的高车。高车很宽大,是四头牛拉动。因为牛车更安稳,逃走也慢,以示主师不会逃走。
    朱寅穿着一身量身定做的都督级华丽盔甲,坐在小马扎上,靠着车壁闭目养神。
    少年人,觉多。
    黑虎穿着画了虎纹的狗甲,坐在他的身边,露出眼睛。
    商阳穿着绵甲,站在戚继光身边,手中摺扇一指,笑道:
    「戚帅,遥想当年,在下随戚帅抗倭,至今三十年了。今日又随戚帅平虏,
    何其幸哉。此地乃蒙恬丶卫青击匈奴丶收河套之故道也。
    丶
    戚继光一身华丽的明光甲,胸前挂着其他明将没有的望远镜,冷峻如石雕的苍然面庞下,是随风飘舞的花白胡须。
    犹如山岳挺立。
    他手中不同颜色的令旗每一挥动,就代表着不同的命令。
    数万大军在他的指挥下,组成一个严密之极的攻防大阵,犹如一个巨大的碾盘,逼着蒙古骑兵不断后退。
    朱寅打了个盹,忽然被胡声惊醒。
    他站起来扶着车轼,但见黄河滚滚东流,乌海波光万顷,大军气势磅礴,揉揉眼晴道:「爹,蒙古人退了多少里?」
    车上没有外人,叫爹当然没问题。
    戚继光头也不回的说道:「「最少退了七八里了。他们要是不战,就一直逼到他们的金帐和铁木真的灵堂。」
    「稚虎啊,可真有你的。这个当口,你居然睡得着。」
    朱寅笑道:「该做的孩儿都做了,战场上就是爹指挥若定,我管那麽多作甚?还不如睡会儿。」
    戚继光抚须笑道:「哪有你这麽当监军的?朝廷要是知道你这麽监军,就会定你玩忽职守之罪。」
    朱寅忽然诗意上涌,片刻间就有了新诗一首,忍不住吟道:
    「日月有光狼星黯,白发老将战阴山。黄河水流胡筋远,乌海波冷烽烟寒。
    飞城滚滚压万骑,战车鳞锁九原。若问戚公何如似,汉朝卫青秦蒙恬。」
    戚继光朗然大笑道:「卫青蒙恬千古名将,老夫不敢相比,只能破敌于此,
    不教愧对先贤可也!」
    说完手中否黄色的令旗陡然一挥,旁边鼓车之上,鼓声骤然急促起来。
    「咚咚咚咚一一随着战鼓声加急,前面的战车顿时加快,两翼的骑兵也开始提速。
    蒙古骑兵在战车的加速进逼下,只能加速后退。博硕克图等人都忍不住怒骂起来。
    这种地形下,明军的战车实在厉害!蒙古勇士们居然被逼的一退再退。
    再退下去,明军就会通过乌梁素海了。
    明军士卒眼见之前嚣张的蒙古骑兵被战车逼的连连后退,都是军心大振,土气更加高昂。
    戚继光选择这个时机如此布阵,也正是为了提振士气,让明军士卒克服对蒙古铁骑的畏惧之心。
    名将的工夫,绝不仅仅体现在战场厮杀。
    朱寅看到城墙一般往前推动的战车,忽然想起了坦克冲锋战术。
    真的很相似了。
    明军很早就使用战车,从明初的武钢车丶明中期的喷车,到晚明的火器战车,战车一直在用。战车其实是明军的常设兵器。
    同样,后金军也经常使用战车,当然也是和明军学的。
    但是眼前这种战车,却是戚继光改良的。他就是车战的战术大师。这种坦克战术般的战法,也是戚继光发明的。
    每辆战车两匹挽马拉动,后面还可以推动,前面丶两侧都是挡板,配备一门虎蹲炮或者一门小型佛郎机炮或者火箭,再配备两只鸟。
    这种轻型火炮虽然攻城不行,杀伤力不大,可是因为重量轻,可以装载在战车上,对骑兵和步兵很有威胁。
    每辆战车配置十人,火器兵五人,弓箭手两人,长枪兵四人。
    何良臣说的好:「欲挡戎马之冲,非车壁不可。欲挡戎马之锐,非车击不可。」
    这东西,就是蒙古骑兵的克星。
    车营的缺点,戚继光也告诉过朱寅,就是协调很难,对训练丶配合有很大要求,而且战车和火器要造的好。
    而且,战车是对战利器,但不能追击骑兵。
    用朱寅的话说,乃是战术难度大,需要士卒丶各级指挥官具备比较高的素质,同时要保证战车丶火器丶火药的质量。同时呢,机动性远不如骑兵,无法对骑兵打歼灭战。
    明末车营之所以不行了,是因为腐败和训练造成的系统性塌方,并非这种战术本身不行。
    此时,炮手们有条不紊的发射车载虎蹲炮和佛郎机炮,长枪兵和弓箭手在战车之后小跑着前进,踩着鼓点稳步上前。
    一阵西风吹来,空气中满是战马和蒙古骑兵传过来的汗酸味,浓郁的似乎给这个空间加了酱料。
    明军士卒闻到被风吹来的气味,都是直皱鼻子。
    「呸!熏死我了!」明军阵中的大同巡按郑国望,忍不住了一口,心中作呕。
    她骑着一匹枣红马,穿着一身总兵战甲,像个英姿讽爽的女将。
    周围的亲兵都有点恍,四爷真像个币帼女将啊,和那个秦良玉有点相似了。
    不过他们只能心里想想,是绝对不敢说出口的。
    郑国望可不是弱书生丶娇小姐,她也是精通骑射,是郑氏少有的文武双才。
    所以她并不怕上战场,甚至有点兴奋。
    出塞杀虏,奋击狂胡,这是大丈夫的功业,:自己身为男儿,当然要上马弯弓!
    不远处的郝运来也穿着盔甲,却有点吃力,歪歪扭扭的骑着马,十分笨拙。
    他是个纯粹的书生,此时两股战栗,脸色发白。
    郑国望却是潇洒多了。
    「化吉兄有所畏惧?」郑国望心中有点鄙视,她抬起春葱般的手指往前一指,「蒙古人怕了,有何畏惧?今日便是建功立业之时。」
    郝运来强颜欢笑道:「朱稚虎书生一个,从未统过兵,万一今日—」」
    郑国望哈哈一笑,露出雪白的贝齿,「他固然没有统过兵,可有戚少保坐镇,我军有胜无败,咱们就等着叙功升迁吧。
    ?3
    说到这里,她又是冷笑一声。
    「朱稚虎只会躲在戚大将军身后,他估计都不会骑马,这一路尽坐车了。
    哼,他是神童状元不假,可是到了战场,可有丝毫自保之力?会弯弓射箭麽?谅他没这本事。」
    郝运来也笑了,「骑马射箭?月盈兄这话真是难为他了。他总不能样样比我们强吧。朱稚虎想当诸葛亮,怎能亲自上阵?」
    又是三里之后,前面豁然开朗,终于绕过了乌梁素海,进入海西。
    到了这里,地势开阔,蒙古骑兵终于不用后退。
    他们也不能退,因为身后不远就是成吉思汗的八白室,以及济农金帐所在。
    而此时的明军骑兵,因为加快了马速,顿时在蒙古铁骑面前暴露了缺点。
    蒙古人发现,明军骑兵的骑术不太熟练,大部分骑兵需要加紧马肚才能坐稳马背。
    骑术比他们差了一大截。
    「哈哈哈!」博硕克图等人忍不住大笑,原来明军骑兵虽多,可多是样子货。
    这种脚的骑兵,蒙古骑兵一个能打两个丶三个!
    这就是明军的弱点!
    果然,汉人骑兵终究是不行!
    那就能以少胜多了。
    只要先击败汉人的骑兵,只剩下步兵的明军在这草原之上,就是勇士们的猎物,会被蒙古骑兵活活拖死。
    「鸣鸣鸣一」
    蒙古军中的进攻号角吹响,被明军逼退十里,早就郁闷无比的蒙古铁骑,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。
    只要到了有利于骑兵驰骋的地带,蒙古人就信心百倍。
    博硕克图命令停止退却,随即大声说道:「黄金家族的族人!成吉思汗的子孙!苍狼白鹿的后裔!草原的主人!沐浴佛法的有福者!我说你听着!」
    「我受到佛祖的启示,烧过了老马的琵琶骨占下,那是比汉人烧乌龟壳更加灵验的!琵琶骨的裂纹有着大玄机啊大玄机!我说祭祀你断着!祭祀他断了!他说济农你听着,我断出这是大凶变大吉的好事情!」
    众人听到博硕克图的话,心道大祭祀不是被佛爷当做邪神降服了吗?部落里已经没有大祭司了啊。
    博硕克图说到这里,猛然醒悟过来,发现自己说错了话。
    于是,他的语气立刻又变了。
    「勇士们!佛祖会保佑鄂尔多斯!勇士的威名,会因为守护佛法而不朽的!」博硕克图抽出装饰宝石的华丽弯刀,站在苏鲁锭下厉声喝道。
    「成吉思汗的灵堂,就在我们的身后!我们的妻子和财富,也在我们的身后,我们不能懦夫那样退却!」
    「懦弱的羊羔一样的汉人,整脚的骑着马,就像是刚学会骑马的孩子!看呐!他们拿着马鞭的样子就像拿着一条死蛇!你们说,他们能让蒙古铁骑停下风火雷电般的马蹄吗?!」
    「勇士们!听从祖先的召唤,服从我的指挥,像撕碎羊群那样,撕碎明军的骑兵吧!佛祖保佑!」
    博硕克图两次提到佛祖,至于长生天腾格里,他似乎已经忘却很久了。
    博硕克图一声令下,骑兵大队立刻调转马头,迅速变阵列队。
    「轰轰轰一」
    一万两三千蒙古铁骑,分为了三队。两队迁回冲向明军的两翼骑兵,中间一队骑兵则是推出数百辆车,护住了苏鲁锭大。
    别以为蒙古人只会用骑兵,他们也用车。
    蒙古骑兵不到一万三千人,两翼各分出了五千铁骑,中间只剩下两三千人,
    用车护住博硕克图的中军大蠢。
    这其实是兵力处于劣势之下,最好的战术。
    中军大营在车的保护下,稳住阵型,吸引明军的车兵和步兵,掩护两翼主攻的骑兵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中军的大阵之中,藏着整整五百重骑兵,都是双甲胃,最健壮的马,还有马甲,骑士也是最勇猛的战士。
    这是博硕克图身边仅存的五百具装重骑了。剩下的五百重骑兵,早就去支援宁夏的哮拜了。
    等到明军的骑兵被击败,失去骑兵保护的明军大阵露出破绽,这五百重骑兵就会发出雷霆一击,撕破明军的车阵。
    「喔嘘嘴一」一万蒙古铁骑发出令人惊悚的吆喝,如两道铁流,决堤一般席卷而来。从两翼迎向明军骑兵,主动出击,
    「轰隆隆一」随着一万蒙古铁骑的冲锋,万马奔腾之下,大地都在颤抖。
    不远处的乌梁素海,似乎水波都开始荡漾了!
    明军大阵中的高车上,戚继光看着铺天盖地而来的蒙古大军,苍茫的眸子微微一眯。
    朱寅看着两只巨大铁钳夹过来般的蒙古骑兵,不禁精神抖数。
    来了!
    蒙古铁骑,不愧是天生的马上战士啊。
    蒙古骑兵精湛的骑术,此时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    根本不需要缰绳,也不需要夹紧马腿,却像长在战马身上一般,随着战马的奔腾,上下起伏着打浪而行。
    仔细观察,会发现他们的身体时不时会短暂的离开马背,利用惯性在空中飞翔。
    这种骑术,会让战马最省力,速度也最快然而即便在这种打浪式的奔驰下,他们仍然熟练的弯弓搭箭。
    「嗖嗖嗖一」
    蒙古骑兵距离明军骑兵只有数十步时,纷纷射出羽箭,顿时箭如雨下。
    反观明军骑兵,却没有这个骑射本事,马上射箭的速度和射程,都不如蒙古骑兵。
    「退后!」明军将领挥舞令旗大吼,明军两翼骑兵顿时望中间靠拢,企图拉开距离,靠近车阵。
    率领两翼骑兵的李如柏和陈琳,都勒令骑兵收缩。两边空出来的地方越来越大。
    要是从天空俯视,会发现蒙古骑兵的迁回战术非常成功,两只大钳子般,左右牵住了明军的两翼骑兵,通过精湛的骑射,实施最拿手的莽古岁战术。
    他们冲向明军骑兵,不断射箭,然后迁回着拉开距离,再接近放箭。他们一人三马,时不时跳到另外一匹马上换马。
    而且他们的空马会跟着他们,如骨附蛆般跟着主人奔驰,以便主人在驰骋中随便跳跃换马。
    一旦踏破敌军的大阵,这些空马也会冲击敌军,起到冲阵的效果。对于蒙古骑兵来说,战马不仅仅是坐骑,也是战友。
    他们的骑弓能抛射八十步,而且箭头都用粪便泡过。
    「啊一」惨叫声中,时不时有明军骑兵面门中箭,哀豪着坠马。
    明军骑兵的骑射此时表现的很差,无论箭雨的密度还是射程都不如蒙古骑兵。他们要冲上去打马战,蒙古骑兵就立刻拉开距离,无奈之下只能继续收拢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明军马速立刻消失,优势俱丧。
    明军骑兵后面的车营和火器兵,因为怕误伤明军骑兵,也不好对两翼的蒙古骑兵发射火器。
    于是,火器兵只能对看正前方的蒙古中间发射。
    「轰轰轰一」明军火器大作,天雷地火般轰向对面的蒙古中军。
    整个明军阵地上方,都是硝烟弥漫,火药味呛的战马打着响鼻。蒙古骑兵甚至因为硝烟的遮掩,看不清明军大阵的具体情况了。
    蒙古中军虽然成功的吸引了明军的火器火力,但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伤亡。
    可是明军火器的射程和发射速度也有限,一时破不开蒙古中军的车防护。
    蒙古中军下了战马,用步弓射击,箭雨从车之后飞出,射的又远又狠。
    「嗖嗖嗖一」
    「轰轰轰!」
    车营抵近射击,火炮丶火丶火箭倾泻而出。
    蒙古战土时不时被弹集中,哪怕盔甲也挡不住。被火击中的人如果被盔甲挡住多半还没事,可要是被打中面门,那就必死无疑。
    对面的明军也纷纷中箭。蒙古步弓的羽箭射程惊人,力道也很强。尤其是重箭,轻甲都很难挡住。
    从战果看,蒙古人的弓箭威力,一点也不比明军的火器差。因为此时的明军火器,比洋人的差了一大截。质量丶威力,都不太靠谱。
    有的火炮,发射了几炮就炸了。
    火也是。
    至于火箭,有的还没有发射出去,就在明军阵地中炸开的。
    可即便如此,密集的火器发射,还是让蒙古中军死伤累累。
    「啊一」五六百蒙古战士被打死打死,伤者哀嚎不已。
    时不时有一架架车,被弹轰碎,木屑横飞,血肉模糊。
    被轰的肚破肠流的战马,徒劳的在地上蹬着腿,散放着浓郁的血腥气。
    明军之中,也不时有人捂着脸,或者哼都不哼的倒地,或者长声惨嚎。
    更有很多明军土卒,拔出挂在盔甲上的羽箭,继续战斗。
    「明军骑兵不行了!」博硕克图大喊,「坚持住!不能退!等到明军骑兵崩溃,就是出击之时!」
    而明军火枪兵之后,也传来一阵阵明军将领的怒喝:
    「不许退!顶住!」
    「后退者斩!」
    「火炸了就拿刀!起来!」
    一时间,双方咬住了厮杀,相互收割着人命。战况很快就惨烈无比。
    如果此时有人站在高山俯视,就会发现,明军空有四方人,但阵型非常死板,很难发挥兵力优势。
    很多明军步兵,只能在大阵中间闲置,无法和敌军接战。
    和蒙古军接战的,只有两翼六千骑兵,以及骑兵之后的弓箭手丶火器兵,加起来也就一万几千人,不到总兵力的一半。
    而蒙古骑兵虽然只有一万多人,却十分灵活,打的又狠文快。
    这个局面,明眼人立刻能看出,关键就在双方两翼的骑兵的对决。
    蒙古两翼的骑兵如果锁定胜局,蒙古军就能以少胜多。
    如果明军两翼骑兵崩溃,那麽明军步兵大阵就可能崩溃。
    战场上,兵力多的一方从来都没有必胜把握。
    蒙古兵多次以少胜多,打败两倍以上的明军。
    然而奇怪的是,明军的仗打成这样,戚继光和朱寅却一点也不着急。
    就是李如松丶秦良玉丶熊廷弼等将领,也都十分冷静。
    如果蒙古军中有厉害人物,此时就能看出,明军骑兵的整脚表现和退缩,似乎有点问题。
    但是,郝运来和郑国望却是着急了。
    「这打的什麽仗!」郑国望又气又恨,忽然纵马向前,带着亲兵拉弓射箭,
    一箭射中一个靠的最近的蒙古骑兵。
    郝运来两股战战,他不敢上前,只能靠向朱寅的高车。
    他想回家!
    然而正在这时,忽然号车之上,传来一阵悠长的号角声:「鸣呜鸣---」
    与此同时,高车上的戚继光,挥起一面红色的令旗。
    紧接着,明军骑兵两翼因为不断收缩而空出来的地方,冲出来大队的骑兵!
    这两队骑兵从后面冲出,马速很高,足有九千骑!
    统帅左翼的是李如松,统帅右翼的是大同总兵马林!
    「轰已经奋战很久,马速大降的两翼蒙古骑兵,顿时和这两支后翼绕出的丶生力军般的明军铁骑,狠狠撞在一起!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猜你喜欢: 纯阳! 家兄孔宣 [妖尾]是,晴转拉克萨斯 这个顶流他神经病! 万族之尊 神话之后 人在战锤,是巫后,也是凤凰女王 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! 帝国王权 让你当宗主,你只收主角? 武动之真正的武祖 邪降 法师之上! 我一心科研,你却想骗我谈恋爱? 华娱97:开局骗了天仙妈小金库 硬扛一发飞弹后,我无敌了 文娱2008,我能抽取角色技能 分身流的乌合之众 归义非唐
验证码: 提交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