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666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第508章电报</P>
“嘿嘿!那个、这个.”</P>
老陈嘿嘿傻笑,本来因为喝了酒,黑脸就有些红,现在涨得更红了。</P>
这个问题还用问吗?</P>
肯定想啊!老陈本就是个好酒之人。</P>
要是每天都来上半斤小酒,那小日子过的!</P>
给个神仙也不换啊!</P>
只是这些话他现在可不敢说出来,他真怕挨批。</P>
“老陈啊!我打算给咱们农场搞个酿酒作坊,但缺个大师傅,这活你干不干?只要咱们把酿酒作坊干起来,酒你想喝多少都行,管够!”</P>
老陈听了眼神一亮:“真的?”</P>
贾卫东瞪了他一眼道:“我一场长没事拿这个和你开玩笑,闲的”</P>
老陈腆着老脸陪笑道:“那不可能!”</P>
“那不就得了!你就说你干不干吧?”</P>
“干啊!您就瞧好吧,保证给您酿出比这还好喝的酒!”老程一指桌上的酒,然后拍着胸口保证道。</P>
贾卫东点头说道:“嗯!只要酿出的酒不比这酒差就行!到时候,不但酒你随便喝,每月还会有补贴。”</P>
“.”</P>
老程做酿酒大师傅又不用他亲自干活,不耽搁他在食堂炒菜,也不用另外给他开工资。</P>
最多每个月给他点补贴。</P>
划算!</P>
酿酒大师傅算是定下了。</P>
老陈食堂炒完菜就没什么事要干。</P>
贾卫东趁着他空闲时,就拉着他一起商量着给酿酒作坊做规划。</P>
首先是窖池的选址。</P>
大批量的酿酒,不可能像老程那样用小陶缸,肯定是要挖窖池的。</P>
窖池的选址就很重要了。</P>
京城的冬季气温较低,温度低了不利于发酵,所以还要把窖池建在室内。</P>
其次是设备。</P>
粮食需要粉碎,那就要粉碎机。</P>
粮食发酵好了之后要蒸馏,总不能用厨房的小锅台慢慢蒸吧?</P>
最后是原料。</P>
农场的仓库里是有粮食不假,但都是小麦、水稻、玉米。</P>
这些精贵的粮食是不可能直接拿来酿酒的。</P>
需要把仓库富余的粮食置换成高粱。</P>
用高粱和稻壳按照一定的比例粉碎后发酵才行。</P>
至于人手的问题都不用考虑,农场不缺的就是能干活的工人。</P>
忙忙碌碌中,时间转眼就到了正月二十八。</P>
今天是儿出嫁的日子。</P>
一早,老张家所在的大杂院门口就来了一辆小货车。</P>
张劲松穿着一身新衣服,客客气气地给杜斌发完烟,然后就忙着在小货车的前保险杠上轧大红。</P>
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这小货车是今天娶亲用的婚车。</P>
这年头,能用自行车娶亲就已经倍有面儿了。</P>
能用小汽车娶亲,那是一般家庭想也不敢想的事。</P>
谁让张劲松摊上了个农场场长的舅子呢。</P>
想借车那就是一句话的事。</P>
要不是这时候不兴大操大办,不能太张扬,张劲松想借两辆车都没问题。</P>
准备妥当后,小货车出发直奔牛坊村。</P>
到了11点左右,小货车接了新娘和嫁妆一起再次回到了大杂院门口,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也响彻整个街道。</P>
“哟!老张家的新娘子接回来了.”</P>
“快去看看,老张家儿子接媳妇回来了.”“走走走!听说老张家出了500块的彩礼,看看新娘子家都陪了些啥”</P>
街坊邻居,左邻右舍,七大姑八大姨,平时关系好的,关系不好的的都纷纷跑出院子看热闹。</P>
这时候,张劲松春风满面地指挥着一帮人卸车,老贾家的陪嫁也一样一样的从小货车的后箱里被人抬了下来。</P>
“快看!自新车!凤凰牌的!.”</P>
“哎呦喂!缝纫机!.”</P>
“乖乖!还有收音机!”</P>
“虽然没看到手表,可看这架势,三转一响应该陪全了啊.”</P>
“有!快看!在小松手上带着呢!”</P>
“快看!还有喜被哩!一条、两条、三条.”</P>
“啧啧啧!难怪要了500的彩礼,你看人家陪的嫁妆,你有1000块也买不到啊!”</P>
本作品由六九书吧整理上传</P>
“是的!是的!老张家这亲家大气啊!”</P>
“换我家也愿意出500块的彩礼!.”</P>
“你人不咋的想得到美!人家女娃还有工作哩,一分钱不陪嫁,老张家也不吃亏,哼哼!要是换我家就出800,不!我家愿意出1000”</P>
“呸!你家拿的出1000吗你!.”</P>
“老张家好福气啊!”</P>
街坊邻居那叫一个羡慕啊!</P>
家里儿子结了婚的、没结婚的,一个个的都把羡慕写在了脸上。</P>
张父看到这些嫁妆后,禁不住揉起了眼睛。</P>
这!这不对啊!</P>
前几天臭小子还回家说过,老贾家好像一分钱嫁妆也不愿意陪的么?</P>
“嘿嘿!我这亲家还真有意思!”张父心里暗笑一声后,乐呵呵地上前帮忙:“那谁!你轻着点儿,可别把我媳妇的缝纫机磕坏喽”</P>
老张家的其他人也都是一脸懵逼。</P>
新媳妇家的嫁妆丰厚得超出了他们的想象!</P>
三转一响本应该是男方家准备的。</P>
老张家为了凑齐500快的彩礼都掏空了家底,一样都没有。</P>
现在人家一下子给都陪全乎了。</P>
诧异过后,一个个的都露出灿烂的笑容。</P>
张母也喜气洋洋地招呼着,开开心心地把新媳妇迎进屋子。</P>
之前为了老贾家索要的500块彩礼东拼西凑,老张家的人说是一点怨气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。</P>
现在看到这些嫁妆后,一家人再没有了一丝的怨气。</P>
娶了个有工作的儿媳妇,还有这么多的嫁妆,500块钱的彩礼多吗?</P>
一点也不多!</P>
不!是老张家赚翻了!</P>
在贾卫东的干预下,总算是让儿风风光光的出嫁了,也没丢了老贾家的脸。</P>
儿以后在老张家生活也多了几分底气,能挺直了腰杆,不用担心婆家看不起,也不会被欺负了。</P>
儿嫁妆的事,贾卫东只是把自己的意思告诉老大,然后支使老大回家去督办。</P>
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红星农场的酿酒作坊上。</P>
别看就一个小小的酿酒作坊,大大小小要忙活的事还真不少。</P>
等作坊建造完成,酿出第一批酒时,时间已经到了六月份。</P>
第一批试产,只发酵了1000斤高粱。</P>
贾卫东尝了一口新酿出的酒后,感觉还行。</P>
老陈还真没吃牛b,新酿出的酒还真不比他私下酿出来的酒差。</P>
口头表扬了老陈一番,贾卫东拿了一瓶给李怀德品尝,也得到了李怀德的肯定。</P>
酿酒作坊算是试产成功,正式走上正轨。</P>
贾卫东也总算松了一口气,心想:“老子这下子能过几天安逸日子了吧?”</P>
哪曾想,回家刚刚吃好晚饭,何雨水就从包里掏出一张电报纸给他道:“当家的!你的电报!”</P>
贾卫东:“.”</P>
——</P>